追随“第一届”南邮人奋进的步伐!
八十二载,岁月漫漫,漫过万千“邮”人心
三好亭畔,鸟雀轻鸣,鸣响今朝学子情
在南邮办学82周年之际
来随三位“第一届”邮子的目光
感悟南邮人的情怀与温度
第一届本科生王成贵:
我见证了南邮迈向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南京邮电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南邮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新阶段。建院之初,学校设置了电报电话通信(有线)、无线电通信与广播(无线)本科专业,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含越南留学生)221名,学制为5年。作为南邮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20岁的王成贵怀揣着憧憬与期待踏进了这所院校,在电报电话通信专业学习。迈进校门的那一刻,想到未来即将成为祖国通信事业的建设者,王成贵心中顿生自豪之情。
刚入校的南邮学子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王成贵回忆:“当时的学习氛围很好,我们7:00开始上早自习,8:00开始一天的课程学习,晚上教室也是灯火通明,我们都在教室看书自习”回忆起当年的众多老教师,王成贵还提到了南京邮电学院第一任院长兼党委书记秦华礼。走过万里长征路的秦书记,深知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不忘来时路”,号召大家早起晨跑锻炼,发扬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王成贵谈起母校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在三牌楼校区,学校的主楼是有线楼,在校门的左边,右边是大礼堂兼食堂,学校还有一栋教师办公楼,东面是几栋宿舍楼,办公楼旁边有两个池塘,图书馆在校区的北面。”这些建筑就是当时南邮学子学习生活的地方。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广大师生自力更生,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和建设。1959年,三牌楼校区无线楼破土兴建,师生们积极参与其中,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选择乐观面对。王成贵依旧能回想起当时与建筑工人一同建设校园的欢愉,见证无线楼在第一代南邮人手中矗立成型时的喜悦。1960年下半年,游泳池、无线楼、食堂等相继竣工启用。南邮人栉风沐雨、创业维艰,不仅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顺利完成了本科、留学生培养等任务,教室、实验室和各种教学实习场所基本能满足当时的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为南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师资方面,学校遴选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本科课程的主讲老师,同时带领一批基础较好、勤于学习的教师承担助教工作。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学校就组织骨干教师调研、自编教材。师生在完成教学、学习任务的同时勇于承担科研项目,经常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坚,取得了不少可喜的科研成果,其中一些科研成果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当时国际水平。1960年前后,一年多时间完成科研项目187项,1960年2月,学校试制成功黑白电视开路播出系统并投入运转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正是靠着这种破土而立的精神,南邮在一代代南邮人手中一步步迈上新的台阶。
第一届硕士生张宗橙:
我见证了南邮办学条件取得根本性改善
张宗橙,南邮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78年至1981年在南京邮电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于1993年获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张宗橙被分配到陕西铜川电信局工作,远在他乡的他始终怀揣着对故乡南京的眷恋。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后,“考回南京”这个念头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考虑到工作与邮电领域紧密相连,南邮自然成为了他首选的求学之地,他顺利被电子电路专业录取,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的一员。
1970年代,南京邮电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师资力量稳步发展,学校师生组建多支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刻苦钻研。1978年,凭借多项突破性科研成果,学校获得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师团队则汇聚了各学科的领军人物以及1960年代初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南邮研究生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回忆当时在南邮的学习环境,张宗橙表示当年的教材编写和出版都是极为不易的,“由于研究生没有合适的教材,我们都是靠记笔记来掌握课上所讲的知识。”彼时,学校计算机资源极为有限,全校只有一台小型计算机。张宗橙专注于研究计算机仿真领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他每天都需要前往江北大厂区南化公司的计算机中心进行仿真模拟。他坦言:“虽然当时的校园设施、教学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都相对简陋,但从1982年起,学校开始逐步加大投入,致力于改善各项设施。”学校实验室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教学楼和宿舍楼也陆续进行了翻修和扩建。
随着1984年图科楼的竣工验收,南京邮电学院图书馆已初步建成为华东地区电信类科技书刊藏书丰富、收藏CCITT资料较全的富有特色的专业图书馆。学院校舍建筑面积超过l0万平方米,成为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1985年前后,学校建成教学、科研实验室28个,增添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等最新教学实验设备、大量新型号微机等。
南邮第一届研究生共有14人,其中有一半都留校任教。张宗橙在1990年代主持筹建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作为原邮电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院教改试点班,出版了《数字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通信专业英语教程》《信息论与编码》《纠错编码原理与应用》等6本教材。同时,张宗橙还是一位出色的教学科研管理者,1997年受聘成为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教学秩序井然,实验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00年担任教育技术系的系主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2005年6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传媒技术学院院长,作为学院发展的领路人,开启学院发展新篇章,带领学院在新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中寻求突破,开设新的学科门类。现在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就是在教育技术系及传媒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除了张宗橙教授外,第一届研究生中的郑宝玉、居悌、王锁萍等杰出学者,亦在当年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不懈的奋斗精神,为南邮在各个学科领域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地。郑宝玉教授长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居悌教授的研究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多个方面,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南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了大批新生代人才;王锁萍教授专注于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他们以丰厚的学术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断推动学校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为南邮培育了众多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力量。
后两排左起:章勇山、居悌、陈光海、糜正琨、曲守鑫、王锁萍、钱信中、郑树德、张宗橙、郑宝玉、师崇群、唐宝民、黄大生
第一届博士生李飞:
我见证了南邮学科建设取得跨越性发展
李飞,1998年成为南邮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就读于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因父母从事邮电事业,在他们的熏陶下,1983年,李飞在高考志愿中写下了南京邮电学院,与南邮40余年的故事从此展开。
“我心中有一股劲一直在激励我,借着这股劲,我不惧风雨、勇往直前。”正是这股劲,让李飞有了不远万里奔赴邮电事业的勇气,从湖南到江苏,从1983年到2024年,风土人情在变,内心的热爱与坚守却始终如一。
由于对南邮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李飞选择留校任教,教授《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彼时的南京邮电学院,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自1958年起一直传承发展,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组网、应用这样一条环环相扣的信息学科链上,展现出良好的实力和领军人才方面的积累,涌现出郑宝玉教授、杨震教授等学科带头人。
此时的南邮正等待着一个博士点突破的机遇。1998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对更多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发挥学校信息特色优势,与同类型其他院校博士点错位发展,在详尽研讨后选择申报“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点并成功获批,实现南邮博士点从0到1的重大突破,成为当年全国新增的49个博士培养单位之一,之后,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也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第一个博士点申报成功后,李飞毅然考取了南邮博士研究生,开启了她的博士生涯。
我校首批博士生导师郑宝玉教授带领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在读博期间,李飞不仅要进行博士生的研究学习,还要兼顾学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和家庭。繁重的事务压不垮这位坚韧的女博士,她合理安排时间,从容面对困难,她笑称:“只要认真对待一件事,就会胸有成竹。”李飞选择了《量子神经网络及其应用》这一研究课题。“我们当时用计算机仿量子特性,用量子的并行与纠缠特性来提升传统的神经网络。”博士时期的课题,现在仍记忆深刻。博士毕业时的李飞,已经发表一作论文十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优秀,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博士求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40余年的南邮生活,李飞见证了学校跨时代的变迁。跟随她的思绪,回溯到八九十年代的南邮:“当时南邮只开了西门一个校门,学校地址是广东路38号,而不是现在南大门所在的新模范马路66号。西门进来就是教工宿舍楼,那时只有有线楼和无线楼两幢教学楼。”如此简朴的校园氤氲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早上6:45,同学们会到指定地点进行早操,三好亭和眼镜湖畔总会看到大家读书的身影,7:20,同学们会去教室预习,开始一天的课程学习。“来到南邮的第一年中秋节,班级组织去了玄武湖赏月。之后几年的同窗时光中,学校还组织我们去了燕子矶和莫愁湖。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难以忘却的记忆。”李飞回忆。
情系国脉 艰苦奋斗
求实创新 开拓前进
回望办学八十二载的壮丽诗篇
文案|顾佳琪 马萌骏 高佳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封面制图 | 路维宇
编辑 | 周语涵 李一杰 牟 钰
校对 | 毕莹莹